腦動脈瘤,開顱手術還是介入栓塞?
追著太陽飛
Lv.7
腦動脈瘤,顱內動脈壁向外膨出/擴張形成的薄壁球狀物,常常發(fā)生在動脈分叉,尤其是大腦底動脈環(huán),如下圖所示。腦動脈瘤破裂會導致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顱內的“定時炸彈”。通常,一旦確診為腦動脈瘤,建議積極處理。
腦動脈瘤治療的目的在于將動脈瘤隔絕在正常腦循環(huán)之外,主要有兩種治療方法:血管內介入治療(動脈瘤栓塞術)和開顱手術(動脈瘤夾閉術)。
血管內介入治療:在大腿根部穿刺血管,將細管子放到動脈瘤內,填充彈簧圈閉塞動脈瘤,達到治療效果。該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手術時間短、不需要打開顱腔、康復快、可同時治療左右不同部位的多個動脈瘤。然而,該方法花費較大,復發(fā)率相對較高,對于需要放置支架輔助栓塞的患者需要終身服用抗凝藥物。
開顱手術:在腦組織之間的自然間隙分離腦組織,從血管外暴露動脈瘤,用特制夾子夾閉瘤頸(動脈瘤泡和腦血管連接的部位),使腦血管中的血流不再進入動脈瘤,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此方法歷史悠久,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技術的提高,療效也在不斷進步。該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如果動脈瘤夾閉完全,則復發(fā)率很低,對于合并有顱內較大血腫的患者也很合適,夾閉動脈瘤的同時可以進行血腫清除。然而,該方法需要打開顱腔,創(chuàng)傷相對較大,對開刀醫(yī)生的要求也較高。
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在選擇時需要因人而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動脈瘤的位置、形態(tài)、數目、大小、與周圍組織和血管的關系、患者年齡和身體一般情況、患者及家屬的經濟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