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腫不是腫瘤,是一種良性的囊性結構。肝囊腫,通俗點說就是肝臟中的“水泡”。絕大多數肝囊腫都是先天性的,即因先天發(fā)育的某些異常導致了肝囊腫形成。后天性的因素少有,如在牧區(qū),人們染上了包囊蟲病,在肝臟中便會產生寄生蟲性囊腫。外傷、炎癥,甚至腫瘤也可以引起肝囊腫。囊腫可以是單發(fā)的,就只一個,小至0.2厘米;也可以多到十來個、幾十個,甚至也可有一個是大至幾十厘米的。多發(fā)性肝囊腫病人有時還合并其他內臟的囊腫,如伴發(fā)腎囊腫、肺囊腫及偶有胰囊腫、脾囊腫等。
多囊肝的囊腫可滿布肝臟,有些病人常以上腹腫塊為首發(fā)癥狀,終末期出現腹水,門脈高壓等肝功能不全的癥候。肝囊腫一般是沒有癥狀的。當囊腫長大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壓迫胃腸道而引起癥狀,如上腹不適飽脹;也有因囊腫繼發(fā)細菌感染而有腹痛、發(fā)熱的。隨著影像診斷學的發(fā)展及普及,尤其是B超已列為人群體格檢查的常規(guī)之一,而B超對肝囊腫的檢出率可達98%,所以發(fā)現本癥的不少。在人們的心目中,囊腫是在肝臟上面長出來的一個腫瘤,盡管沒有多大的癥狀,也很不放心,會不會變肝癌呢?肝囊腫常見的并發(fā)癥是破裂出血、細菌感染、瘺及穿透,而罕見癌變。
肝囊性病變:
1.單純性肝囊腫、多囊肝
2.寄生蟲病:肝包蟲病
3.肝膿腫:細菌性、阿米巴性、混合性
?。?)單純性的肝囊腫:
指的是不伴有其他臟器囊腫的孤立性肝囊腫。
女性較常見,多可于B超下發(fā)現,發(fā)現年齡可于出生后到90歲都有。
可有消化道癥狀(腹脹、惡心、嘔吐)、腹痛、腹部腫塊、黃疸(少見,僅少于5%患者出現)等癥狀,并可合并囊腫破裂、出血、壓迫。
?。?)多囊肝:多有家族病史,合并多個臟器的囊腫(以腎囊腫多見)。
B超可同時發(fā)現其他臟器囊腫。
?。?)寄生蟲病:肝包蟲?。憾嘤猩呈澄锊∈?,可以合并有消化系統(tǒng)癥狀、皮膚癥狀、低熱等。
大便查蟲卵可以確診。
(4)肝膿腫:常繼發(fā)于膽道、腹腔細菌感染或腸道阿米巴感染。常有明顯的畏寒、發(fā)熱、肝區(qū)疼痛、肝大癥狀。
鑒別疾病需要從病史、癥狀、體征、輔助檢查、治療效果或定期復查變化等方面入手。
肝臟的囊腫性病變與腫瘤性病變鑒別?
1.肝臟囊腫是由上皮細胞排列組成的閉合腔隙,內含液體,可為單發(fā)性或多發(fā)性。其少有癌變。
2.肝臟腫瘤可分為原發(fā)性及繼發(fā)性,極少發(fā)現以囊性改變出現。
以下為肝癌圖片,上面的肝囊腫可以看到是囊性的:
1.病史:
單純性肝囊腫患者多僅偶有右上腹不適感,無特殊病史。多囊肝患者有家族病史,寄生蟲患者多有生肉食用病史,肝膿腫患者多有膽道結石、腸道感染、腹腔感染病史。
肝癌患者多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其他系統(tǒng)腫瘤病史(以消化系統(tǒng)其他臟器如胃、結腸多見)。
2.癥狀:
單純性肝囊腫患者多僅有右上腹不適感。
肝癌患者多有納差、厭油、黑便、消瘦病史。
3.體征:
單純性肝囊腫患者多無體征改變,極少數可以有腹部腫塊、皮膚黃。
肝癌患者可以有消瘦、肝掌、蜘蛛痣、血管痣、貧血、肝臟腫大、皮膚黃、肝區(qū)叩痛等。
4.輔助檢查:(關鍵)
單純性肝囊腫:少有AFP(甲胎蛋白)升高,98%B超可明確,超過99%增強CT檢查可與其他病變鑒別。
肝癌:我國的肝癌患者60-70%有AFP升高,并且結合增強CT(2cm以上)病變超過99%可以診斷。
非肝硬化患者需要病理結果明確,但因肝穿刺為創(chuàng)傷性檢查,而通過其他檢查假陽性率較低,所以臨床開展并不多見。肝硬化患者病灶如大于2cm,其他檢查結果符合要求的話,甚至可無需病理活檢即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