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方案優(yōu)化和分層治療是怎么樣的?
努力生活每一天
Lv.5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疾病,多見于兒童和40歲以上的成年人。在我國部分地區(qū),急性淋巴白血病的發(fā)病率約為0.69/10萬人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效果因個體差異較大,其中兒童患者的治療效果普遍較好,而成人患者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差。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預后因素包括年齡、白細胞數(shù)、細胞來源、染色體異常等。傳統(tǒng)上,高齡、高白細胞數(shù)、Pro-B及T細胞表型、Ph染色體和低二倍體等均被認為是高危因素。但隨著治療方案的改進和優(yōu)化,預后因素也在發(fā)生變化。例如,高劑量強化治療的應用和方案優(yōu)化使得白細胞數(shù)已不再是影響預后的主要因素。
T-ALL是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一種類型,常見的染色體異常包括TCR重排等。在接受強化方案治療的兒童患者中,這些異常對預后無明顯影響。但接受成人方案治療的成人T-ALL患者中,HOX-11L2和SIL-TAL1表達以及ETS轉錄因子ERG高表達都是預后不良的因素。
CpG島甲基化是各種血液腫瘤常見的表觀遺傳學異常,在T-ALL中,88%的患者具有至少一個基因甲基化。研究表明,0-2個基因甲基化的T-ALL患者12年無病生存率可達到100%,而>2個基因甲基化的患者僅為20%。
耐藥性也是影響預后的一個重要因素。多藥耐藥相關蛋白-3(MDP3)高表達提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預后不良。研究表明,化療一程后微小殘留?。∕RD)低表達或陰性的患者5年無復發(fā)生存率可達到100%,而高表達者僅為14±8%。在化療3個月后連續(xù)兩次MRD均陽性者5年無復發(fā)生存率為0%。
治療方案的選
擇也是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方案有較高的長期無病生存率,而成人方案則不足40%。因此,根據(jù)患者年齡、病情和身體狀況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非常重要。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化療分為誘導治療和緩解后治療。誘導治療是使用藥物將白血病細胞盡量殺滅,而緩解后治療則包括強化治療和維持治療,旨在鞏固療效并防止復發(fā)。
早期對治療反應是判定患者是否能夠長期生存的重要指標。研究表明,誘導治療第15天骨髓象中白血病細胞數(shù)量對預后的影響很大。在兒童患者中,原幼淋<5%的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可達到34%,而>5%者僅為19%。同樣,意大利GIMEMA ALL 0288研究顯示day7對激素的反應也影響預后。因此,盡可能在誘導化療階段早期達到完全緩解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的重要目標之一。
誘導緩解方案中最常見的藥物包括強地松、長春堿、蒽環(huán)類藥物(多為柔紅霉素)及左旋門冬酰胺酶等。同時,還聯(lián)合環(huán)磷酰胺、阿糖胞苷(常規(guī)劑量或大劑量)、6-巰基嘌呤或其他藥物行早期強化治療。地塞米松在腦脊液中濃度高,抗白血病作用強,因而在許多方案中代替強地松。MRC ALL97/99結果顯示地塞米松與強地松龍相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白血病復發(fā)率明顯減低,3年無病生存率分別為87%vs.79%。
左旋門冬酰胺酶是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方案中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它通過水解耗竭血清門冬氨酸,影響腫瘤蛋白合成。持續(xù)門冬氨酸耗竭是治療成功的關鍵。除藥物濃度和持續(xù)時間外,白血病細胞合成門冬氨酸的能力也是影響L-ASP的因素。與B-ALL相比,T-ALL細胞門冬氨酸合成酶的表達更高。因此,在T-ALL的治療中,L-ASP的使用更為重要。此外,患者間充質(zhì)細胞門冬氨酸合成酶的表達是白血病細胞的20倍,可以保護白血病細胞免受殺傷。因此,持續(xù)足量L-ASP且達到PK/PD要求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臨床試驗顯示大腸桿菌來源L-ASP療效明顯優(yōu)于同等劑量埃文氏桿菌來源L-ASP。此外,長效(PEG-ASP)劑型優(yōu)于常規(guī)劑型。大劑量左旋門冬酰胺酶能顯著改善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預后。在多個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中,緩解后治療方案加入大劑量L-ASP反復強化鞏固者優(yōu)于無L-ASP方案。隨機臨床試驗結果多因素分析顯示標危兒童急淋無L-ASP強化是一重要不良預后因素。
總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放療和骨髓移植等多種治療手段的綜合應用。同時,加強患者的護理和定期復查,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