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外科診治之道,肝血管瘤患者必知的診治流程
物事人非空自悲
Lv.1
肝臟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 cavemosum,HHC)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相對較低,尸檢發(fā)現(xiàn)率為0.35%-7%,臨床以30-50歲女性多見。近年來,由于影像診斷技術的進步及人們健康體檢意識的增強,門診肝血管瘤病人日益增多。但目前對該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較少,尚缺乏成熟而嚴格的診治標準。
肝血管瘤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如B超、CT及MRI。B超是常用的篩選方法,較小肝血管瘤表現(xiàn)為邊界清晰的強回聲占位,較大者則內(nèi)部回聲雜亂、強弱不均。CT特征性表現(xiàn)為增強后“快進慢出”,結(jié)節(jié)樣強化。MRI對本病具有特殊診斷意義,12加權像呈“燈泡征”樣高信號。診斷時還需注意與肝癌相鑒別,肝血管瘤患者一般病程較長、全身狀況良好、肝功能正常、無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血AFP陰性。
肝血管瘤按組織學分類分為硬化型血管瘤、血管內(nèi)皮細胞瘤、毛細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但此種分類對治療指導意義不大。目前多采用按直徑大小分類:≤5cm(小血管瘤);5cm-10cm(血管瘤);10cm-15cm(巨大血管瘤);>15cm(特大血管瘤)。此分類可能對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指導意義。
對于確診并且非破裂的肝血管瘤,我們提出根據(jù)其分類進行多中心臨床治療前瞻性研究。對直徑≤5cm的小血管瘤,尤其無臨床癥狀表現(xiàn)者,多無需手術,可定期隨訪;若精神思想負擔較重或位于肝臟表面者可選擇非手術治療方法射頻消融治療。對5cm-10cm的血管瘤,破裂的可能性較小,若有癥狀可考慮手術治療,若無癥狀者仍可建議選擇隨訪觀察治療。對10cm-15cm的巨大血管瘤,破裂的可能性增大,建議手術治療。>15cm的特大血管瘤,建議充分告知患者后手術治療。
總之,對于肝血管瘤的診斷和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腫瘤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肝血管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以推動診治標準的完善和提高治療效果。